首页

vivi女王视频vk

时间:2025-05-23 23:53:08 作者:中国图书亮相吉隆坡国际书展 浏览量:25884

  一根甘蔗折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进展

  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(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)

  田成方、蔗成行、渠相通、路相连,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“双高”糖料蔗基地里,一株株甘蔗正在拔节。种苗良种化,全程机械化,水肥一体化,“甜蜜的事业”充满新希望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”“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,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‘三农’工作的总抓手”。

  甘蔗产业全链开花,蔗农日子越过越甜,折射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,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。

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,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,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,一幅幅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图景徐徐铺展。

  从“会种蔗”到“慧种蔗”

  农业现代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

  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坚持产业兴农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,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”。

  广西崇左市新和镇庆合村的甘蔗林里,甘蔗已长至3米来高,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大蔗海。每两行甘蔗之间,分支滴灌带细密分布,随着肥水缓缓滴出,水分和营养直达作物根系。

  水肥一体化控制车间内,种植大户劳钟运正用手机操作“一键式”灌溉。“有了这套系统,别看小蔗田变成大蔗海,种蔗依然很轻松。两个人能管理3000亩蔗地,亩产增加1吨,还能节约两成肥料、三成水。”

  不只在庆合村,今年崇左市共建成甘蔗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16.67万亩,建设数据控制系统25个,物联网、北斗定位、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蔗田测量及甘蔗生产各环节……越来越多的农民从“会种蔗”到“慧种蔗”,见证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实力。

  广西甘蔗、延安苹果、赣南脐橙、枣庄石榴……新时代以来,各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,依托特色资源,把乡村资源、生态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、产业优势,一个个乡村产业茁壮成长。

  产业兴农,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驶上产业化“快车道”。2017年以来,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批准建设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带动地方建设8000多个省市县产业园,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
  质量兴农,科技成色更亮眼。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.5%提升至2023年的63%,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,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。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,“金扁担”含金量越来越高。

  绿色兴农,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出台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,实施农业生产“三品一标”提升行动,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双减。到去年底,绿色、有机、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7.5万个。

  绿色产品多起来,产业结构优起来,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来越亮。

  从小生产到抱团发展

  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”“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,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”。

  来宾蔗农52万人,占全市农业人口一半,“甜蜜的事业”如何鼓起千家万户的“钱袋子”?

  袁智陆是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种蔗大户,也是周边蔗农的“田保姆”。“上个榨季,两台联合收割机收了4000多吨,帮蔗农运到糖厂过磅交易。”这些年,袁智陆种植的甘蔗田从30亩扩大到100多亩。

  丰收还得增收。糖料蔗订单种植,“首付价+糖价”联动机制让广大蔗农日子“更甜”。“每年2、3月份种植期,糖厂就组织农户签收购订单。如果当年糖价高,还会二次联动结算,让蔗农享受糖价上涨红利。”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唐斌兵介绍,今年集团在广西的8家糖厂新增订单合同农户9245户。

  在广西,随着“企业+农民合作社+蔗农”等生产经营模式落地,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越做越大,帮助小农户亩均生产成本下降超过200元。

  凤凰镇龙头村,连片蔗海掩映下,村道旁错落分布着新建的小楼。“腰包鼓起,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建起‘甘蔗楼’,开回‘甘蔗车’。”村党总支书记张鑫高兴地说,上一个榨季,全村进厂糖料蔗6.12万吨,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多元。

  从小生产到抱团发展,甘蔗经营体系的变迁见证了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,广袤乡村活力奔涌。

  看全国,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根田畴,联农带农、兴农惠农,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活力、添动力。近22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、近400万个家庭农场、109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涌现,“家庭经营+”“集体经营+”“合作经营+”等多元经营方式共同发展,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。

  一组数据印证飞跃。新中国成立后,特别是新时代以来,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跨越性增长。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,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.81缩小到2.39。

  鼓起“钱袋子”,过上好日子,广大乡亲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劲头更足。

  从田间到车间

  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综合效益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,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”“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,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”。

  一根甘蔗能变成什么?

  “我们每年可消耗近4万吨蔗渣制浆,生产出的餐具可以实现90天自然降解,也可以转变为有机肥料。”广西福斯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许家辉说,公司在建的15万吨可降解植物纤维环保餐具项目,全部达产后有望带动就业2000人。

  从二产到三产,产业链延长拓宽。“我们村靠着甘蔗产业,乡亲们有的开起小吃店,有的到镇上景区务工,家门口的旅游饭越吃越香。”崇左市新和镇卜花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子莲说。

  如今在广西,从传统制糖产业,到食品、造纸、环保餐具、生物工程……一条完备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,“链”起了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。

  “吃干榨尽”的甘蔗产业,折射出各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带来的无限可能,见证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前景。

  产业兴——全国已累计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139个,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350多个,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多家。

  消费旺——2023年,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.5万亿元,比2014年增长近13倍。城乡间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“双向奔赴”更加顺畅。

  新征程上,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,学习运用好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,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“三农”新篇章。(人民日报 记者 郁静娴 李晓晴) 【编辑:张子怡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际刑事法院要求对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发布逮捕令 中方回应

林汉明:我去过好几个国家,最后决定跟两个地方合作,一个是南非,一个是巴基斯坦。南非的项目是在一个黑人村庄,我到那边看了之后发现,他们的土地很好,但没有利用起来,而年轻人也存在就业困难。所以我跟当地酋长代表谈好,利用土地推动农业生产,一方面解决粮食安全问题,另一方面为年轻人提供工作机会。他们给了我们20公顷土地进行测试。

黎巴嫩真主党证实其领导人纳斯鲁拉身亡

8月27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消息,为持之以恒遏制“天价”月饼,近期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对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。

中国沿海七地市建立涉海检察协作机制

“参加版权知识竞赛对我们从事版权工作的而言,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,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版权知识领域的认知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会不断加强版权知识学习,积极地参与版权宣传、推广工作。”现场一位在企业从事版权工作的张志远对记者说,版权的转化运用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,还能够通过塑造独特的文化形象,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,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。

中国贸促会:上半年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各类证书343.22万份

相关报告显示,2022年,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,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.5%,较2014年增长18.5%。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,91.0%的儿童青少年、87.2%的成年人和53.6%的老年人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。

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 招行力量撬动“小企业”实现“大发展”

这一理论的出发点,是研究人员试图解决黑洞信息问题。根据标准量子理论,进入黑洞的物体信息不会被破坏,但这违反了广义相对论(广义相对论认为永远无法了解穿过黑洞事件视界的物体)。而由于可预测性的根本崩溃,新理论允许信息被破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